《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第七章 第五节

发布时间:2022-07-06浏览次数:10

第五节 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爱国主义教育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二、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 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鲜明的民族意识和崇高的爱国情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中国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通过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伟大历程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注入了新活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只有坚持在全民族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把全国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才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

2.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党在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光荣的传统,这是我们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资源。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重要人物,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3.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加强祖国统一教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凝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力量,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引导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三、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

1. 加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书写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基因和革命力量,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要坚持建设、管理、使用并重,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综合效应。依托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学工程等,建设一批展现新时代风采的主题教育基地。优化展陈内容,改进展示方式,建好数字展馆,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筑牢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规范化发展。

2.抓住重大节庆纪念活动有利契机。以重大节庆纪念活动为契机,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传统和现代节日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抓住国庆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国庆新民俗,使国庆黄金周成为爱国活动周。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要严格遵循基本的仪式礼仪规范,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感和庄严感。

3. 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爱国主义并不要求人人都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而是更需要人们发扬主人翁精神,把对祖国的强烈情感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要引导全体人民培育积极进取、理性平和的心态和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理性表达爱国情感。聚焦爱国主义主题,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大力传播主流价值观,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更接地气、聚人气,更有情感、有温度。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

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1.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意义重大。全民国防教育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国防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受长期相对和平环境和多元多样社会思想文化影响,部分干部群众和平麻痹思想有所滋长,国防意识有所淡化,履行国防职责和义务的自觉性有所弱化,甚至出现诋毁英雄、抹黑军队、适龄青年拒服兵役、国防工程和军事设施遭到破坏等现象。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聚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2.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新时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充分发挥全民国防教育塑造和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的特有功能和作用。将全民国防教育纳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外部安全。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风险意识,科学辨识风险、有效应对风险,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通过扎实有效的全民国防教育,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3. 分类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对象、地域、时间、内容和手段“五个全覆盖”。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不断增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为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下大力气抓好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素养,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能力。夯实学校国防教育的基础地位,推动国防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列入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文化建设、业务培训、体育活动等普及国防常识。把国防教育纳入城乡基层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结合征兵宣传、拥军优属、军民共建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