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新一轮扩招

发布时间:2021-07-07浏览次数:40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看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实施高职扩招,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肯定,同时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职责和使命。要求高职教育承载更多提升劳动力素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传承技术技能的经济社会发展重任。在听到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的消息时,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晓觉得在“情理之中”,但他也感慨“到了考验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时刻”。

在2019年高职扩招中,除了应届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非传统生源”约52万人,占去年高职扩招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在刘晓看来,今年,职业教育更应进一步释放扩招红利,积极将此次疫情中就业影响较大的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纳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不过,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胡卫认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消除生源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部分人员的财政补贴,对职业技能突出者免除全部或部分学费。胡卫认为,深入做好新一轮扩招工作,首先要合理确定扩招人数,科学安排扩招时间。结合产业链调整情况,除继续挖潜中职生源和“四类人员”外,适当扩大有接受高职教育意愿的产业职工招生比例,从源头上缓解不同地区、院校及专业之间的招生失衡情况,遏制院校扩招的短期行为。面对扩招,高职院校的资源承载能力是个更为现实的问题。郑亚莉认为,“为确保扩招后的生师比,如何打造一支符合‘四有’标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成为关键”。郑亚莉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出台关于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保障以及兼职教师聘用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同时,支持校企合作共育,指导、推广一批有效的“校企互聘、成本分摊、绩效激励”师资队伍建设方法。除生源、师资等外,保障高职进行有质量扩招的关键在于培养过程。在郑亚莉看来,学校要充分调研“非传统生源”的学习背景、动机以及目的,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教学计划,充分提升学习育人的成效。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