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系2014年春季学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项目竞赛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针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子线路CAD Protel课程为依据,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 学会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技能;
(5) 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6) 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7) 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计的的过程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课题来达到对学生的综合性训练,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
1、设计与计算阶段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此后是对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的计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原理图和布线图)。
2、安装与调试阶段
预设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向实验室领取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实验箱上或试验板上组装电路。此后是运用测量仪表进行电路调试,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修改电路,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此阶段往往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3、撰写总结报告阶段
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总结。学生应按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有:
(1) 课题名称
(2) 设计任务和要求
(3) 方案选择与论证
(4) 方案的原理框图,总体电路图、布线图,以及它们的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的计算说明等。
(5) 电路仿真。对电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总结分析。
(6) 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三.参赛人员:
12级电子班全体学生(47人)
四.竞赛时间:
五.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设计结束后,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 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2)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IC电路;
(3) 总结报告;
(4) 课题的论述与分析情况;
(5) 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评分表
姓名: | 总分: | ||||
设计仿真100分 | 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60分 | 设计方案的难、易程度(10分) | 得分 | 得分: 评委签名: | |
设计技巧(10分) | 得分 | ||||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IC电路(10分) | 得分 | ||||
单元电路分析(10分) | 得分 | ||||
整机电路原理分析(10分) | 得分 | ||||
元器件的选择、参数的设定(10分) | 得分 | ||||
Word文档编辑 Protel绘图及仿真 20分 | Word文档编辑(5分) | 得分 | 得分: 评委签名: | ||
Protel绘图能力(5分) | 得分 | ||||
电路图工整性(5分) | 得分 | ||||
仿真及生成PCB板(5分) | 得分 | ||||
总结报告 10分 | 得分 | ||||
答辩10分 | 得分 | 评委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