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无线电装接实践培训》课程大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9-30浏览次数:0

 

创新实践--《无线电装接实践培训》课程大纲
一、培训课程基本信息
1.培训课程名称:无线电装接培训
2.适应对象:所有专业
3.总学时:120课时(可分两学期开设)
4.教学条件:家电维修实训室、电子焊接实训室
5.培训负责人:黄茜、蒋承岱
二、培训课程设计的理念
采用项目式教学,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分:1、电子产品工艺实训基础;2、电子产品拆装(含分立式元件的电子产品的与集成元件的电子产品的拆装);3、电子产品套件的组装与调试;4、贴片元件的安装练习等共五大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设置若干个应用型任务,每个任务均由若干个具体的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对于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由班级的实训小组组长编制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由组长分配任务及产品组装的整个过程的掌控。)。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训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产品的应用很广泛,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课程内容始终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与学校合作的电子行业企业发展的优势,引进他们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实践中设计到了结构、生产、装配、调试等一系列工艺问题,及时运用网络技术与他们沟通,甚至吸纳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实现校企资源充分共享,直接为现代电子制造业培养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才。所以这是一门综合的科学。
1)内容组织
基于生产流程,选择实际生产的产品构建任务型学习情境,按照手工装配、自动装配、产品调试,生产与质量管理由易到难,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排列任务顺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2)实践环节
利用校内的实训室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校内的模拟式生产实训和电子行业企业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直接参与现代电子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和氛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就业、择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训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 
2)能用摸、看、听或借助电工电子仪表、仪器判断各电子元件的质量; 
3)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
4)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
5)处理电子产品中出现的典型故障;
6)能维修手工焊接工具和电子仪表的常见故障处理。
2.方法能力 
1)能根据项目任务或工作,制订项目完成工作计划; 
2)学会自我学习、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 
3)学会组装、调试和检修作品;
4)学会对组装电子产品质量的评判。
3.社会能力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加强爱岗敬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3)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团队理念; 
4)虚心请教,学会聆听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项目
工作任务
教学要求与建议
电子产品
工艺实训
基础
认识
实训室
了解电子焊接实训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安全用电的规则;观察实训室的布置,了解实训室电源、仪表、控制开关的种类和位置等
电子元器件
的检测与筛选
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符号、种类、规格。掌握元器件的标注方法及常用元器件的质量检测
PCB板焊接训练
会各种类型电子元器件引脚成形;掌握PCB板的焊接工艺;能熟练拆装PCB板的电子元器件并进行板面处理。
分立式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识读电路图、了解电路工作原理
读懂电路图,了解该产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重要元件在电路图中所起的作用。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会正确检测各电子元器件,能按工艺要求规范完成电子产品的组装任务。并能进行简单故障处理。
成品套件组装考核并进行成绩评定
按评分标准检查产品组装质量并进行成绩评定。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
的组装与
调试
识读电路图、了解电路工作原理
读懂电路图,了解该产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重要元件在电路图中所起的作用。
产品的组装
会正确检测元器件,能按工艺要求规范完成集成元件产品的组装任务。
产品的调试与故障排除
会对所组装的产品进行检测和调试,能通过原理分析进行故障排除。按评分标准对所组装的电子产品进行成绩评定。
贴片元件的安装练习
通过视频懂得各贴片元件手工和设备焊接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懂得各贴片元件在不同场合的手工焊接和设备焊接方法。
贴片元件的识读及手工焊接方法。
能认识各贴片电子元件的参数;并会按工艺要求手工拆装各贴片元件。并检查贴片元件的拆装质量。
贴片元件安装考核
按评分标准检查各贴片元件的装接质量并进行成绩评定。
产品拆装
综合训练
过程:组装产品的拆卸→PCB板面清理→检测及处理元件→重装→调试。
说明:此项训练可以穿插在分立元件和集成元件产品拆装过程中进行。
六、教学实施
1、学时安排建议
教学项目
工作任务
建议学时数
第一阶段
电子产品工
艺实训基础
认识实训室及安全教育
26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筛选
9
PCB板焊接训练
16
分立式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读电路图、了解电路工作原理
2
26
分立元件电子产品的拆卸
8
分立元件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与简单故障排除
16
阶段考核
分立元件产品套件组装考核
4
4
第一阶段课时
   
 
56
第二阶段
集成元件电子
产品的组装与
调试
读电路图、了解电路工作原理
2
24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拆卸
6
电子元件质量检测并列出清单
4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与简单故障排除
12
贴片元件的安
装练习
通过视频懂得各贴片元件手工和设备焊接方法
4
16
贴片元件的识读及手工焊接方法。
12
阶段考核
贴片元件安装考核
4
4
第二阶段课时
   
 
44
考  证  练  习
20
总  计
120
2、教学方法建议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子产品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典型电子产品的装配实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任务训练的时间、内容等。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产品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认识电子产品,熟练使用电子装接工具及电子仪器仪表,装接与调试电子电路产品。
七、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后附:2016秋季学期电子装接工培训进度计划表

周次
星期
时间
内容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第8周
星期五
15:30~18:30
读电路图、了解电路工作原理
施月君、蒋承岱、黄茜
S北403
星期六
8:30~11:30
14:00~17:00
贴片元件的识读及手工焊接方法
贴片元件的识读及手工焊接方法
第9周
星期五
15:30~18:30
贴片元件的识读及手工焊接方法
施月君、蒋承岱、黄茜
S北403
星期六
8:30~11:30
14:00~17:00
贴片元件的识读及手工焊接方法
贴片元件安装考核
第10周
星期五
15:30~18:30
电子元件质量检测方法电子元件质量检测并列出清单
施月君、蒋承岱、黄茜
S北403
星期六
8:30~11:30
14:00~17:00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与简单故障排除
第11周
星期五
15:30~18:30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与简单故障排除
施月君、蒋承岱、黄茜
S北403
星期六
8:30~11:30
14:00~17:00
集成元件的认知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拆卸
第12周
星期五
15:30~18:30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拆卸
施月君、蒋承岱、黄茜
S北403
星期六
8:30~11:30
14:00~17:00
集成元件电子产品的拆卸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