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实训车间里,一群热爱汽车技术的年轻人正埋头于复杂的电路板与线束之中。这里是该校“汽车电器兴趣小组”的“秘密基地”,学生们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热情和汗水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雏形。
本学期初,由机电工程学院发起成立的汽车电器兴趣小组,迅速吸引了来自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56名学生踊跃加入。小组以“动手实践、项目驱动、创新突破”为宗旨,旨在弥补传统课堂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深度钻研汽车电器技术的平台。
在专业教师朱永宏、刘家生和屠晓明的指导下,小组活动丰富多彩。成员们从基础入手,系统学习汽车电路图识读、传感器与执行器原理、车载网络(CAN/LIN总线)技术等核心知识。理论学习迅速转向实战:他们亲手拆解研究废弃车辆的电器系统,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台架和万用表、示波器等专业设备,诊断并修复真实故障。
书本上的电路图是静态的,但在这里,我们能真切地‘触摸’到电流的走向,理解每一个元器件的作用。解决一个实际故障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考试分数都无法比拟的。小组的实践成果不仅停留在实验台。 更有成员参与筹备校级汽车电器知识竞赛,将学习热情辐射至更广泛的同学群体。这些经历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未来投身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汽车电器兴趣小组正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科技风景线。这群年轻的“汽车电器工匠”们,在火花与代码之间,用双手探索着汽车智能化的未来,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技能成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