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8月10日正式启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为主题,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国情社情调研、关爱留守儿童、服务贫困群众公益行动三个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进一步锤炼品质、践行真知。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一支由21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活动为期4天。
观四十载变化 感悟时代变迁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社区和企业,开展以“改革开放四十年·青春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的国情社情调研活动,切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
8月11日上午,队员们来到铜官区映湖社区与社区居民们在社区会议室召开了一场调研座谈会,会上,大家深入交流,侃侃而谈,叙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社区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教育医疗等取得的一系列变化。座谈后,队员们来到社区周边与居民们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在中心会议室观看了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司情宣传片,公司团委陈书记向大家介绍了40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随后,在车间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金隆公司电解铜车间。
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了解到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市民生活越来越好,福利越来越多,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同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新面貌和新成就。
汇聚爱心力量 真情共筑希望
12日上午,社会实践团来到枞阳县长山小学,在这里开展了为期2天的“共享阳光·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行动。活动由队员们与孩子们的自我介绍开始,在“摸瞎子”“比谁反应快”“你比我猜”等一个个有趣的破冰游戏中,孩子们逐渐与队员们融入到一起。通过开展安全防护教育讲座并配合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情景剧形式对他们进行防溺水、防火、防拐骗、防触电以及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学业辅导和爱心陪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逐渐丰富自身知识。
13日上午,实践团邀请了学院心理健康中心薛雨婷老师给孩子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过程中,薛老师和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通过举办“桃花朵朵开”、“蒙眼过障碍”、“一句话介绍自己”等团辅活动对孩子们展开心理辅导。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写书信,让他们以“给父母的一封信”为主题,给自己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下午,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举办了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上,孩子们在一曲曲生日歌中许愿、吹蜡烛、吃蛋糕、玩游戏。在本次活动前,实践团队提前征集了每个孩子们的小心愿,在吃完蛋糕后,志愿者们将精心准备好的各种微心愿礼品逐一发放到每个孩子们手中,为孩子们“圆梦”。在下午的活动中,实践团队还受到了来自省红十字会领导的亲切慰问,询问了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的饮食起居情况和实践活动进行状况,话语间充满着暖暖的关爱。
长山村是我院扶贫联建村,近年来,学院团委结合“六一”、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时间节点,每年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前来开展关爱活动,对学校和小学生较为熟悉和了解,开展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活动效果较好,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和政府、村民们的肯定和感谢。
情系困难群众 推进公益服务
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深入长山村走访贫困农户,与困难群众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面对面接触,他们走在田间地头,与正在劳作的村民交谈、宣传最新的扶贫政策和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部署、调研改革开放40年来身边的变化。在农户家中队员们详细记录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贫困户的真实诉求。此外,队员们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关公益服务,为90余岁孤寡残疾老人喂饭、协助农户打农药、处理农活、帮助空巢老人担水、生火做饭等。耐心的询问,悉心的聆听,认真的记录,真情的服务,为贫困家户带去了最贴心的呵护,受访者积极的配合也给予了实践团队员精神的鼓舞。
三下乡,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青年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