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安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演讲与辩论协会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以“吃了黄磊的豆角要不要说出来”为辩题的辩论赛,将饭桌间的人情褶皱铺展成价值观的战场,探讨亲密关系中“真诚的刺”与“沉默的茧”何者更伤人。
正方:破茧之痛胜于长茧之毒,当以坦诚护关系
正方“必须坦诚派”以“人际关系的慢性腐蚀”为矛,直言“用沉默包裹客套实为温柔的暴力”。真正的善意是帮对方看见豆角没熟,而非假装赞美后独自洗胃”立足“群体利益最大化”,主张直言是维护关系的终极善意。“真正的关怀须突破情面枷锁,让真相成为关系进化的阶梯”。正方三辩在结辩掷地有声的说出:“直言的说与委婉的说其结果都是说了”。
反方:人情温度高于真相刻度,沉默亦是慈悲
反方“情商至上派”则举起“关系维护的复杂性”之盾,强调“成年人的世界需要白色谎言”。提出“真相需要糖衣,锋利的口舌会割裂情感的血管”,其反方二辩并列举婚宴上“打断誓言去检测蛋糕成分”、过年时“年夜饭上测量每一道菜的咸淡”等生活案例,力证“不戳破瑕疵”是对他人尊严的守护。聚焦“沟通的艺术性”,提出“高情商表达高于赤裸真相”。他们论证,成人的世界需要真相的缓冲带,直言不等于真诚,而是鲁莽:“用锋利的真相割裂关系,何尝不是另一种自私?”结辩反问,令观众陷入沉思。
自由辩论:直言之锋与婉言之盾的正面碰撞
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围绕“表达方式对社会关系的塑造力”展开攻防。正方坚持“真诚是最高效的沟通”,强调任何迂回策略都会导致信息耗损:“当‘为你好’成为沉默的借口,善意便异化为纵容的帮凶。”反方则紧握“共情是沟通的基石”,反击道:“不考虑接收者感受的真相投掷,本质是语言暴力。”
经评委团讨论,正方以“团队的默契配合”总分略微高出险胜,但反方二辩其火力全开的风格获全场最佳辩手。评委感叹:“这道题本质是‘情’与‘理’的缠斗——我们既渴望他人坦诚,又害怕坦诚的代价,但正方没有从食品安全角度攻辩,反方没有直接将委婉的说不等于说出来这一观点定论,双方都有很大进步空间。活动负责人总结:“今天的辩题没有胜者,因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盘没熟的豆角,而答案或许藏在‘怎么说’比‘说不说’更重要的灰度地带。”
作为安工学院思辨教育的先锋社团,演讲与辩论协会通过“豆角该不该说”这个看似微小却很有深意的命题,让餐桌上的琐事上升到哲学思考的层面,折射出当代青年对人情世故的深度解构。这场围绕 “半盘豆角” 展开的言语攻防战,其实在锻炼学生处理现实矛盾的辩证思维能力。据社团透露,他们已经计划好后续要推出演讲比赛、跨学科辩论等一系列活动,将持续为校园注入思辨活力,帮助学子在如今价值多元的时代构建更坚实的精神世界。(撰稿:沈宏艳,焦浩宇,审稿: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