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立足新方位、找准新坐标,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的很好,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物质基础、民心基础。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深刻认识和有效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一、从国内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治理、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社会热点问题易发多发频发,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心态。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就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酿成舆情事件甚至群体性事件。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二、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的目光空前聚焦中国。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在经贸、科技、人员交往等诸多领域不断对中国设限打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整体推进,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故事传播更广。一些西方国家借新冠肺炎疫情等抹黑中国,一些西方媒体仍然在“唱衰”中国,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误解也不少。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这表明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尤其需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构建人文共同体,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三、从意识形态领域看,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的态势。同时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一些错误思想思潮特别是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道德失范行为和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现象屡屡突破底线,对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渗透遏制,通过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段,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人心。与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宣传思想工作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必须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坚决履行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本领,着力做好稳预期、稳思想、稳人心工作,更好统一思想、凝魂聚力。
四、从信息化发展及趋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改进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社交媒体、问答社区、网络直播、聚合类平台、个人账号和公众号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更广范围内推动着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现在,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极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产生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制度机制创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