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章 第一节

发布时间:2021-10-18浏览次数:15

第二章 理论工作

 

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理论工作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我们党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理论工作的地位和任务

 

一、理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的理论工作由理论教育、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等方面构成。理论研究是理论教育、理论宣传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促进理论教育和宣传水平的提高,理论教育和宣传的深入又为理论研究提出新的重要课题。三者是有机联系、互为条件、共同促进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据统领地位,以此为核心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发挥理论导向作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理论工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思想保证作用。我们党在这样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要实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目标,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把亿万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新时代理论工作,就是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更好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3. 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基础作用。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对教育引导党员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意义重大。我们党是用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锤炼起来的新型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每到重大关头,都以理论的开拓、思想的统一锻造自身、克服难关。新时代理论工作,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 

做好党的理论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方针原则:

1. 坚持科学理论引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理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把理论工作着力点放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3. 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要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聚焦“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守方向、守立场、守根脉、守底线,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现实针对性,尊重实践,注重研究和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及时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5. 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作为衡量标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既不能把思想认识、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原则问题,也不能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思想认识问题或学术问题。对侵蚀根本、污染源头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和现象,及时发声亮剑,在澄清谬误中彰显真理力量,在纠正偏差中把握前进方向。

三、理论工作的使命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持续兴起,全党全国人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高度认同,全社会团结一心、精神振奋,为进一步做好理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要看到,在当前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传播格局变革的挑战日益凸显,各种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有增无减。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更好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是党的理论工作必须肩负的历史职责。主要任务是:

1. 着力学懂弄通做实,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习,以党员干部带动普通群众,充分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读物,推动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加强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让中心组学习成为对标看齐党中央、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上取得新成效。

3. 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发挥宣讲工作队伍与平台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活动,根据不同受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推出各种有针对性的理论产品,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统筹发挥好各级党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高校思政课、党报党刊理论版、广播电视网络通俗理论节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理论宣传资源平台作用,探索创新引导不同受众,特别是知识分子 , 学理论、用理论的方法途径,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4. 加强理论阵地建设,组织开展理论宣传和引导,对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和现象进行辨析批驳。理论阵地是理论建设的基本依托。加强理论阵地建设,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摆在首位。一切思想文化阵地,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坚持立破并举方针,发扬斗争精神,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坚决与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言行作斗争,理直气壮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抵制错误思潮。

5. 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工作平台作用,深化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研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建设。切实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在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在学理化、大众化上做文章,善于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