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多媒体班在本学期开展的摄影校外实训环节中,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的拍摄中。通过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为部分学生作品展:
1.齐众鑫 摄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
胡文光牌坊造型庄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更显出它的厚重底蕴。
3.曹慧 摄
春天,这里花红柳绿,青翠欲滴,让人怡然自乐!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一天的燥热被丝丝凉风带走,剩下的是白云的静谧,小道的安宁,村庄的祥和!落日是宁静的,却让人拥有振奋的力量。太阳的落下是给人以重生的希望,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东方,让我们更加的努力!向上!跳跃!飞扬!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一座小桥,一潺流水,一处农家小院,显得那样的安宁而祥和,安逸而闲致。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
远离了喧嚣,卸下了烦恼,是那样的宁静致远,不比城市的繁华,却让人驻足,流连忘返!
4.陈晨 摄
河水奔涌而下,白色浪花诠释着少年般激情与不屈,水尤清冽可见底部的石头,远处的水车洗涤着水源如同母亲对孩子特有的情感;西递之旅,不枉此行。
从高处俯瞰聚落,房屋之间参差不齐的排列着,油菜花伴随着春季的盛开,一切都显得安然祥和。
一幅山水画呈现在眼前,世间竟有如此美景,想起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便梦已成洲,水美、山美、人更美。
从永乐至今已余几百年历史,门身都是经历漫长岁月腐蚀,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风雨而不倒;可谓当地一秀。
5.计雨 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曾经的巷子也染上了现代的气息,不过文明的进步也是一件好事,丁香一样的姑娘你在哪里·····
水中的云组成了水面的天,于是天空与水面共同迎接暮色。
6.裴婷 摄
居高临下:去齐云山的时候路途拍摄, 爬山好累但风景好美。
雾起齐云:早晨的齐云山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味道。
7.王雪 摄
敬爱堂粗犷古朴,宏伟肃穆,意在手足互敬互爱,雨后的敬爱堂显得更加庄严。
触摸历史。
8.俞晨 摄
一场小雨让这个闲静的江南古村披上了一种朦胧的美。古镇中无尽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以及夹在古墙之中的“一线天”,在雨水的洗刷下有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西递清泉,小溪上一条浸泡在水中的石块路,溪水急促的从石块的缝隙中奔流而出,让我见到了这一景象,激荡的水花仿佛是静止的西递古画中唯一跳动的一笔墨色。
齐云山色,齐云山上美景无数,但我偏爱这无人问津的山中积水,山崖上水珠坠落打动了这水影的静逸,水中茶色的山影在这波动之下变成了这齐云山上最缥缈的景色。
9.王涛 摄
古村驿站。
10.鲁潮洋 摄
阳春三月 桃花怒放 花海岸边 一枝独秀
《人与入》:小镇里的绣楼,接到绣球可就要入赘了。
11.王艳清 摄
鬼斧神路奇:放眼望去,山峦连绵不断,恰似一条长龙飞向天边,那边看,群山重叠,层峰累累,犹如海涛奔腾,巨浪排空。而架在群山半腰的那条蜿蜒公路更犹如点睛之笔,完美诠释出人类的伟大啊!
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可以听见哗哗的流水声。眺望远方,眼界里囊括了水,房子,远山……才发现这难道不是一副最美油油画吗?
12.徐成龙 摄
叶落归根:一片如叶子般的窗花雕刻在墙上,雕工细腻,美丽,在寻常古镇已经见不到如此雕工精湛,而又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窗花艺术了。
--谢谢欣赏--